打开奏疏,看了没一会儿,曹芳就轻轻一叹。
虽然暂时并没有看完,但就眼下这已经差不多阅览结束的部分而言,能够做世家家主的,确实没有一个是善茬。
尤其是陈家这样体量级别的顶级世家。
随即他就再度将目光全数汇聚到了眼前的奏疏上。
典虎则是静静站回了原本他所待的地方,也没有离去。
毕竟曹芳之前所说的屯田记录查验的事情,要的时间绝对不会太少,所以也就不急在这一时了……
半晌时间缓缓过去,原本俯首于桌案的曹芳才缓缓抬起了头。
一篇奏疏,文采四溢,同样又不乏实在的东西……
这奏疏就是陈群离世前,对于大魏最好的交代!
大魏现下正如奏疏上所言,自最高层到最底层,基本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定位。
如果真要按着这封奏疏来划分,整一个大魏也大致可以划分了。
最顶层,皇帝。
其次就是世家,接着寒门。
而后就是农、工、商,最后就是佃户一层。
其中皇帝自然不消多说。
世家的话,现在基本上就是以陈荀司马为首了,至于寒门,这奏疏上倒是没有细提。
其次就是农工商。
或许是秉承了商君所崇尚的那一层。
眼前这整份奏疏商所写,基本也没有离开这个调子多远。
农这一群体,现在的大魏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正如其所言,不仅不能刻意提拔这一行内的某些人,反而只要有可能,就必须给农事从业者塑造出来一种恒定且稳固的景象,以求能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
如果有可能,还要朝廷主动作为,调动农事从业者主动进行农业生产。
其次就是工匠,尤其是那些能够改进改良军用武器的工匠,必须强制编入朝廷体系而后为朝廷所用。
最后的商,虽然商的存在,可以协助朝廷进行各种事物的运作,但商人去的地方太多,见的东西太多,心下必然不可能安定,所以就大魏而言,面对这批人,可以用!但是也必须加大管控力度!
等等等等……
一整篇奏疏看下来,曹芳才察觉了这上面所书给他的那一抹熟悉感的由来。
其实不就是计划经济那个么?
只不过不同的减弱了国家掌控的力度,而后又放松了一部分的限制么?
而后曹芳就阖上了面前的奏疏。
这份九品取仕法,与其说是取仕,还不如说是朝廷情况分析以及可行性意见的提出。
其中更是从士、农、工、商四个方面提出了部分意见。
只不过士这一方面的意见是最为完备的!
也就是后来被采纳且施行了这么些年的九品取仕制度。
当然,这份意见的施行,失败就失败在了没有建立起独立且完备的监察体系以及完整的考核制度。
一切都是靠人的主观意向去界定的。
这就如同后来科考的主考(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