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封恕罪书和太后的首饰摆在皇帝面前时,皇帝无奈的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此时是在御书房之中,下面站着几个老臣,显然是对皇帝的家事不敢操心过问,皇帝现在也没有想要和他们讨论的意思,只觉得心中一股怒火在心中熊熊升起。
先不说这恕罪书究竟是否是真的,那些首饰皇帝确实是有看太后戴过,而且这些首饰是专门供给皇家的,世上只此一份。
这些首饰的图样若是流传出去或者是有仿制品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后现在这件事弄得民心涣散,给皇室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一个太后无法立威,无法让你的子民感受到你的慈爱,反倒是秽乱后宫,怎么能够给后宫之人树立良好的典范?
这是家事,亦是国事。
皇帝觉得没脸面,那些大臣们好像也能看得出来。
张太师站在一旁一字未说,旁边那三个臣子也都是悄悄的交流眼神,没有要主动开口的意思。
把握在手里的首饰放下,皇帝看着那四封信和四个首饰,终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些都是老臣们早上准备上朝的时候收到的,他们只看了两眼,就决定都交给皇上,却没想到居然有四封之多,所以在看见对方的时候脸上都有尴尬显过。
“诸卿觉得此事要如何解决为好。”皇帝终于开口,他淡淡的瞥了那些老臣们一眼,似是探究。
这些信为什么会在这些老臣那里,这件事实在是太可疑了。
难道说他们几个联手想要将太后也置之死地?
皇帝想到这里难免就皱了眉,朝堂之上少了一个恭亲王看来是让这些老臣们开始得意忘形了?
这些老臣也都是在朝堂之上混了这么多年的,自然不敢随意答话,都把身子弓得更低了些,也不敢抬头去看皇帝,就像是那种上课时的学生生怕被老师点到名似的。
御书房内一片沉默,最后还是皇帝摆摆手让那些老臣切勿将今天的事情说出去之后就让他们走了。
那些老臣走了之后皇帝将那些书信仔仔细细的看过了一遍,随后全部都烧成了灰烬,至于那些首饰皇帝则是派人去给了太后,顺便还带了个口信:希望太后能住到终南山的行宫去潜心修佛,不要再过问尘世最好。
这话就是在变相的驱逐太后出宫了,现在对于皇帝来说,太后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耻辱,一个污点。
太后听完这句话之后简直要用眼神把来传话的那个小太监背影烧穿,但这小太监是皇帝身边的人,她动不得。
皇帝现在是连见一面自己都不肯,甚至还要个小太监来传话,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真的做了这件事吗?
若是此时出宫说什么修行,那不是就变相承认自己确实有秽乱后宫了?
太后此时心里只觉得这个儿子养大了真是个白眼狼。
当年自己苦心筹谋好不(本章未完,请翻页)